近日,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捷信消费金融的负责人已经由Ondrej Frydrych(捷克籍)变更为张含春。变更后,张含春任捷信消费金融总经理、法定代表人,Ondrej Frydrych从副董事长、总经理调整为副董事长。据公开资料,张含春为京东副总裁,京东科技风险管理相关负责人,此前主要向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金融科技事业群总裁李波汇报。至于开业后的主要方向,作者了解到,会参照蚂蚁集团此前的整改内容做出部署。2021年6月,蚂蚁消金获准开业后,其将花呗和借呗业务转移给蚂蚁消金承接运营,整改完成后,花呗、借呗成为蚂蚁消金的专属消费信贷产品。同时,两家小贷公司按计划退出市场。未来,捷信消金也将承接小贷的存量业务,网络小贷逐步退出市场。另外,捷信消金的名字也不排除更换的可能。2024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捷信消金调整股权结构。获批后,京东通过股权穿透合计持有捷信消金65%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作者此前统计,此前京东旗下共有四张网络小贷牌照。经过整合之后,如今只保留了位于重庆的京东盛际小贷,初始注册资本为1亿元,后经多次增资及股权变更,目前公司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均为80亿元。盛际小贷作为京东科技旗下持牌小贷公司,系京东科技旗下京东金融业务板块的重要主体之一。目前盛际小贷的主要业务品种为白条、金条、企业主贷和京企贷。在主要财务数据上,截至2024年9月末,盛际小贷资产总额为154.49亿元,负债总额为72.98 亿元,所有者权益为81.51亿元。2024年1-9月,盛际小贷实现营业收入为12.78亿元,净利润为1.69亿元。

京东金融主要包括个人金融、企业金融、金融科技等板块,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数字金融服务,为金融机构提供零售金融、资产管理等多领域的金融科技服务。个人金融包括京东金条、白条闪付等产品;其中白条主要是服务于客户在京东商城等京东生态系统内场景产生的交易;京东金条是独立于白条、针对优质京东生态用户开通的消费信贷产品,用户拥有的独立授信额度,与白条授信额度无关。企业金融主要包括企业主贷、采购融资和小金采等业务;其中企业主贷为经营性贷款产品,服务于经营情况稳定、信用资质良好的中小微企业主。据公开信息,京东消费信贷产品风控策略审核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判断用户是否满足授信准入要求,其中包括是否在京东消费信贷产品白名单、是否在京东消费信贷产品黑名单、京东消费信贷产品是否有逾期、是否满足贷款年龄标准、偿还能力及偿还意愿等等;(2)线上策略审核,主要依赖外部数据 源判断用户是否在最高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是否存在多头借贷、是否处于外部黑名单等;(3)欺诈审核,依赖自主研发的天盾系统根据用户在金融APP 的注册、登录、申请、还款等行为实时 判断是否有集中登录、批量操作、盗号等欺诈行为。近两年,除自身场景之外,京东金融也在加大外部场景的延伸。比如,去年来迅速起量的京东借钱,主要通过嵌入H5全流程模式,对京东自营和机构信贷产品无法承接的流量进行导流。目前该板块整体规模有500多亿。据了解,目前京东金融整个贷款余额已有6000亿元,明年底,整个京东金融有望冲刺万亿规模。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均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