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网商银行披露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务信息。
1
整个2025年上半年,网商银行营收100.05亿,同比去年上半年的100.76亿微降0.7%。
2025年上半年,网商银行净利润20.47亿,同比增长41.86%。
去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4.43亿。
如果看单季业绩,网商银行Q1净利润13.82亿,也就是Q2净利润6.65亿。Q2较Q1减少了7.17亿。
截至2025年6月末,网商银行资产规模达到4835.55亿,比去年同期增长8.35%,较3月末的增长107.81亿,较年初增长125.2亿。
仔细对比去年上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的财报,会发现,2025年上半年,网商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2945.84亿元,同比增长2.75%。不过利息收入却较去年同期减少3.99%。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变化不大。
但投资收益增长不少,今年上半年投资收益8.3亿,去年同期为1.7亿,同比增长388%。
在营业支出层面,今年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50.62亿,去年同期的资产减值损失57.27亿。
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要来自投资收益部分增长以及信用减值损失部分减少。
2
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网商银行业务没有太大的变化。
之前Q1财报,作者提到网商银行今年新增了不少房抵贷资金方,其页面展示的房抵贷合作银行有超10家。
包括:邮储银行、中信银行、浙商银行、杭州银行、新网银行、北京银行、中关村银行、广州银行、东莞农商行、华兴银行、新安银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网商贷今年上半年也开启了拒量导流业务,从一些客户展示的网商贷页面来看,拒量导流形式多样——
如果客户网商贷授信不成功,页面会推荐「车主贷」、「经营贷」或者「房抵贷」、「网商贴」,也有的客户页面只推荐了「经营贷」。
据作者了解,这些「经营贷」之类的产品背后可能是其他多个资金方的业务。
拒量导流的「经营贷」至少合作了新网银行等机构。
据接近网商银行的从业者透露,目前网商贷拒量导流业务只接可以全国展业的银行。主流的城商行,展业区域有限,暂不考虑。
信贷行业拒量导流这件事并不新鲜。
近期作者在解析几家互金上市公司财报时也有点到,这些公司的“转介服务”收入大涨。比如奇富科技二季度转介服务收入9.86亿。
不过,原本助贷平台可以看作一个平台机构,做导流服务也合乎大家的想象。
曾经有头部持牌消费金融从业者告诉作者其所在的公司极少做拒量导流也因为担心合作机构出现大量投诉,对自身品牌也有影响。
但如今很多消费金融公司,以及像网商银行这样的银行机构也开始做起拒量导流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信贷行业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与残量竞争”的激烈阶段。
传统模式下,银行收入主要靠利息收入和服务费收入。而“拒量导流”带来的转介绍服务收入其实也成了轻资本、低风险的补充收入。
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大数据风控模型不一定完全精准识别用户的风险,一个被A平台拒绝的用户,未必是“差客户”,可能只是不完全符合A平台当前的风策模型,但他的画像可能完美匹配B银行或C持牌消金公司的产品。导流的本质是基于大数据的精准需求再匹配。
银行开始做拒量导流,其实也是从产品提供方,转向平台生态的构建者。
通过将拒量导流给其他合作伙伴,可以综合掉一部分获客成本,又能满足平台上用户的潜在需求,增强用户粘性,形成一个“即使我无法服务你,也能帮你找到解决方案”的生态闭环。
只是,开放的同时也存在不小的潜在风险。
比如: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用户被多次导流后,可能在多个平台借贷,从而陷入过度负债的风险……
这也是监管日前在一些会议中提到的,不希望年轻人陷入过高的负债中……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均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512-36606275
17768080505
CDG-Marketing@chinadatagroup.com